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创作调研

靖安打鼓铲山歌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1970-01-02 00:00:00
style="TEXT-ALIGN: center">靖安打鼓铲山歌

 

靖安是地处赣西北的一个山区县,全县15万人口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客家人。这些客家人,不仅有独特的语言习俗,还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打鼓铲山歌(又称打鼓歌),这种山民集体劳动时一人击鼓领唱、众人随之和唱的音乐形式,便是靖安客家特色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2008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靖安打鼓铲山歌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靖安的客家人,绝大部分是在明清时期,从广东、福建及本省赣南一带直接迁来的。打鼓歌也随着客家人的迁入而流传到靖安,并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根据罗湾乡庵前村打鼓铲山歌传承人廖仁桂的《廖氏家谱》记载:廖洵江于清康熙48年由赣南迁居靖安县庵前村,并将铲山鼓带入相传至今。2003年,县文化工作者采访罗湾乡哨前村90岁高龄的当地著名歌师(又称打鼓师傅)吴贤书,在问及打鼓歌的源流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听师傅说,祖先在河南修黄河坝时,就会打鼓歌。那时光打鼓,没有词,后来观音老母从黄河坝经过,说‘光打鼓好累人,编些歌词,一唱众和就更好。’从此便形成了有打、有唱、有和的打鼓歌。”由此可见,打鼓歌当初应起源于河南一带,并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由广东、福建等客家地区辗转流传到靖安。

从许多打鼓师傅的叙述,以及靖安客家部分姓氏宗谱所记载的迁靖时间综合分析,客家打鼓歌在靖安的流传时间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其鼎盛时期,当自清代中期开始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年。据靖安客家源流调查,在此期间全县农村已有80多个姓氏属于客家或其中的宗支有客家,其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几乎凡是有客家人聚居的山区,每年六月耘禾、八月垦复油茶山的生产季节,在田野和山间都可以听到打鼓歌声。上世纪中叶的一天,由两位歌师打“穿心鼓”,当天就耘完了200多亩的禾,开创了全县打鼓演唱史上规模宏大之最。长期以来,也涌现出了不少有名的歌师,据不完全统计,仅民国后期至今就有60多人。现属罗湾乡塘埠村的袁达清歌师,有一年带领20多个徒弟到邻乡的岭下村打鼓垦复油茶山,一连干了半个月,没有唱过一首重复的歌,人们钦佩地称他为“歌王”。新中国成立后,他仍宝刀未老,教了10多个徒弟。“文革”前,人们对打鼓师傅都很尊敬,东家要付他“双工钱”,吃饭要上坐。这也是靖安打鼓铲山歌的鼎盛时期。

打鼓歌是一种鼓师击鼓领唱、众多劳动者和唱的音乐形式,他的特点是将唱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唱歌与击鼓相结合,将唱歌与哼劳动号子相结合。打鼓师傅使用的鼓都是自已特制的。鼓身是用当地人称为“笼筒树”剜空而成的,长度9寸,直径6寸,上头绷牛背上的皮,下头绷牛腹部的皮。鼓槌用硬木做成,长3.8寸,槌的一端成扁形,刻有隔痕,并在此处钻了两个小孔,穿上红绳,结成一个恰好能伸进一个拇指的小套,以便将拇指伸进去,用食指顶住下面,灵活有节奏地击鼓。鼓身两边的中间,装有两个铁环,穿上客家妇女自编的有各种花纹和图案的“编线带”,便可将鼓挂靠在上腹的前面,以便敲打。

鼓的打法及其声音有多种多样,重打是“冬”的声音,用“冬”标示;轻打是“嘣”的声音,用“嘣”标示;在右槌打的同时,用左槌按住鼓面是“笃”的声音,用“笃”标示;用拇指在鼓面上弹出的声音是“乙”,“乙”标示;用鼓槌敲鼓桶的边缘是“各”的声音,用“各”标示;还有“”上方的小圆圈,则标示鼓槌弹打鼓面的半音。打鼓的鼓点,有冷鼓和五番鼓两种。冷鼓是在未正式唱歌或歌与歌的间歇时打的,唱山歌时一般也是打冷鼓。打冷鼓的程序是起鼓、拢伴、三紧三松几个段落,具体鼓点如下:

各  冬  | 嘣冬  嘣冬 | …… |

×  笃  | 嘣冬  嘣冬 | …… |

笃  笃  | 嘣冬  嘣冬 | …… |

笃笃 | 嘣冬  嘣冬 | …… |

五番鼓的鼓点,又分领唱、和唱两种不同的情况表现:

一番鼓(慢)冬   笃  | 冬 乙冬 | 笃  ○ |(领唱)

笃 笃 冬 |  乙  冬 | 笃  ○ |(和唱)

 

二番鼓(稍慢):笃   冬  | 笃  冬  | 笃  ○ |(领唱)

冬冬冬冬  冬冬冬冬 | 笃   冬 | 笃  冬|  笃 ○ |(和唱)

 

三番鼓(中速):笃 冬 |笃  ○ | 冬 笃 冬| 笃  ○ | (领唱)

笃 冬 |笃  ○ | 冬 笃 冬| 笃  ○ |(和唱)

四番鼓(稍快): 笃冬 笃 |笃冬 笃| 笃冬 笃 |(领唱)

笃冬 笃 |笃冬 笃|笃笃 笃| 乙 冬| 笃 ○ |(和唱)

 

五番鼓(快): 冬○  冬○   | 冬○ 冬○ | 冬 ○  |(领唱)

  冬冬 冬冬  | 冬○ 冬○ | ○  ○ |(和唱)

打鼓歌的歌词句式,大部分是三三七式,也有全部是七个字的。例如:“早晨早,早晨早,早晨骑马过高桥;高桥过,过高桥,风吹马尾缠郎腰。”这是三三七式。一首歌一般都是五句组成,如果只有四句的,则将最后一句重唱一遍。其内容十分广泛,有歌颂历史名人的,有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歌唱爱情的。打鼓歌中的《盘头歌》的歌词,几乎涉及天文地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其形式有点像《刘三姐》那样的对唱,既有领唱人提问、众人回答的形式,也有两支打鼓队伍相遇时打擂台的形式。还有一种客家人称之为“见子纲”,也就是即景而唱的歌儿,其中有些词是戏谑性的,旨在引人发笑,增添乐趣,减少疲劳感。如看见一个矮个男子在路上行走,便会唱:“矮子郎,矮子郎,矮子生来冇几长,三尺毛蓝做件袄,又嫌大来又嫌长”;看见妇女挑着担子来给垦复油茶山的人们送凉茶和点心时,有时也会开玩笑地唱道:“骆驼嬷,骆驼嬷,一头米果一头茶,走起路来风摆柳,上起岭来乌龟爬。”妇女也不甘示弱,而是用同样的方式回敬他们:“叽叽呱,叽叽呱,叽叽呱呱癞蛤蟆,剥你皮来抽你筋,看你听话不听话。”

打鼓歌既然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并在劳动场合演唱的一种民歌,它就自然甚至必须同哼劳动号子相结合。哼什么,怎么哼,则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意境、劳动的项目和节奏以及当时人们的心态而科学配置。打鼓歌中的劳动号子有多种多样,如“哟嗬嗬哟嗬嗨呀”“哟嗬溜嗨呀”“嗨啰嗨呀”等等。这个短促的“嗨啰嗨呀”,就是在打第五番鼓的歌词中插进去的,它反映了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劳累,已经喘不过气来而又急着要完成最后的任务的一种心态。

打鼓歌的唱腔,均带有客家的古音古韵,如果用本地话唱就会感到拗口甚至变味。其旋律清新质朴,粗犷而又流畅。有徴、羽两种调式,终止音均滑至角。打鼓唱歌的程序,按照一天的时间安排大致是:开工(冷鼓)——开号(喝彩)——唱歌(先头番鼓,然后根据演唱的进程再换鼓的号头)——冷鼓——望茶——冷鼓——谢茶——冷鼓——望饭——冷鼓——谢饭——冷鼓——山歌——冷鼓——散歌(可即兴编唱)——冷鼓——盘丝萝——煞号(喝彩收工)。

在“文革”中,打鼓歌老艺人珍藏了好多年代的手抄歌本被付之一炬销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集体劳动现象越来越少,靠集体和唱助兴的打鼓歌也面临濒危的状况。直至八十年代初开展的全国性民间歌曲普查中,靖安客家打鼓歌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命名为“靖安打鼓歌”,这一民间艺术才有了转机和希望,石境等地又一度恢复了打鼓耘禾的传统活动。而今,政府将其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靖安打鼓铲山歌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目前,除罗湾乡庵前自然村廖氏、钟氏家族世代相传外,还有庵背自然村吴贤书所形成的杂姓师徒关系,传承着打鼓铲山歌。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主办:宜春市人民政府承办: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宜春市文化馆赣ICP备190082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