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创作调研

强化民族民间艺术蜕变的价值表达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1970-01-02 00:00:00
style="text-align: center;">陶小军

中国农耕文明孕育出来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不同地域民族群体长年累月进行耕作劳动创造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和民俗审美体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体现出中华先民注重天人合一的主流价值观,并被赋予深刻的人文意蕴,其所形成的文化地理的特色也以各自不同方式发展着。今天,民族民间艺术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发扬光大,就要研究并找到民族民间艺术留存与转化的价值认同,把民族民间艺术遗产中真正优秀的基因挖掘、整理和传承下来,深化其艺术蕴涵。

民俗是一种地域性特征极强的文化,民俗情境不是固态的,而是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而运动和发展的。作为民俗文化的民族民间艺术有着鲜活形态的延续性特征,主要呈现在紧跟时代的不断创造又相对稳定的一面。因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其生长的土地,更离不开在一方土地上劳作并创造文化的民众。

从人文的角度看囿于成见对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上的短视,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发展大量破坏改变了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后,使得承载着民族民间艺术的民俗与伴随农民栖居的传统村落逐步消失,文脉被割断。当人们在寄托乡愁、内心情感与梦想,找寻回归民族民间艺术的慰藉时,人们才会明白,留住与守护精神家园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说,那些根植于农业社会的民俗文化受到外界冲击、挤压而功能失落,与传统渐行渐远之时,与其情境相交、融汇的民族民间艺术形态也就随之凋落,甚至走向穷途末路。由此看来,对立足于民俗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进行合理的继承与发展,亟待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亟具文化关切的重要意义。

民族民间艺术的原生态表演功能与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的乡村相伴相随,水乳交融,难解难分,承受过历史烟云的熏染,时代风雨的冲刷,尽管其艺术魅力能使人们魂牵梦萦,但长久以来偶而调进城市参加演出,仅仅是过客而已,步履踟蹰不前。早些年,这似乎和现代城市经济建设互不相干、缺少关联。民族民间艺术要进行传承与保护,迫切需要在嬗变的民俗当中,重新定位寻找发展路径和价值指向。文化馆要充分运用地缘性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支撑,寻绎其生命力旺盛的文化特质,把承载着乡愁的民族民间艺术嵌入当地群众文艺活动品牌建设之中,进行本土化的现代表达,强调公共服务精神,强化公共文化的产品功能。20079月,中国明月山首届月亮文化节在江西省宜春市举办,顿时成了一个颇为新鲜的话题。这个项目设计是在该市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随着矛盾、问题不断出现碰撞,立足本土,瞄准地域文化的丰厚优势资源并抓住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机,以文化先行的前沿思想和观照现代审美意识的眼光,进行架构和规划的节庆情境。它把历史、现实与未来连接在一个平台上,演绎出一场既具传统又充满现代意识的群众文化活动。而作为节庆活动承办单位的江西宜春市群众艺术馆,充分运用本地民间资源,在保留民族民间艺术的传统形态下,聚合吉祥寓意的传统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香文化。正是由于其融古通今的特色,在连续十届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宜春市增添了荣誉——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宜舂市地处长江流域西南部,面积187万平方公里,人口590万。这里文化厚重,声名远播的商代吴城文化遗址考古实证,这一带的文化自商初以来,一直与中原文化平行发展。吴城文化的发掘打破了史学界长期流行的“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宜春又是一座历史古城,它建于公元前200多年,迄今已经有2200余年历史。境内广阔广阔乡村民俗活动中仍保存许多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与民众紧密相连的艺术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其趣味性与技艺的精彩常常动人心魄令人过目难忘,在娱乐的同时包蕴着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礼仪实用功能。如今宜舂市人多数农村已经走进数字网络时代,文化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与之带来的是对原有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乡风民俗也随之产生变化。2007年初开始,宜春市开始将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进行收集,再对一些有关月亮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进行普查、整理、挖掘、提炼,依托宜春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360平方公里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被誉为“华夏第一富硒温泉”的温汤镇温泉资源,融汇当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禅宗文化,围绕月亮这一主题,打造“山月相融、泉月相映、禅月相通、农月相融、书月相照”的主体格局。由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确定每年九月举办一届,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与市民参与、共同创造的公益性节庆活动。使其成为“城市的名片、企业的盛会、招商的平台、市民的节日”。

从首届创办到第十届月亮文化节都设置了能够寄寓宜春人精气神的民俗固定节目版块:如中秋拜月、火龙追月、放孔明灯梦月、放荷花灯问月等。市民在节日里争相观看,其中的民族民间艺术尤其受到追捧和喜爱。民族民间艺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有着不同的价值含义,重要的是找到今天与市民适应的沟通方式,搭建一座由传统通往现代的桥梁。回首历史,宜春民间自唐代以来就有中秋拜月的习俗,月亮文化节组委会对中秋拜月的民间习俗加以整理,进行现代活化,力求拜月体现神圣与和谐的面貌,不断地规范仪式程式,磨合乡土音乐,完善道具服装,焕发出新意而形成了国内外独树一帜的月亮文化民俗活动。在神圣庄严的中秋拜月仪式中承担点睛之笔“祭月"傩舞表演任务的是来自宜春市万载县的农民。万载傩舞这种民间传统祭祀舞蹈表达的是对天地对月亮的崇敬,祈求和谐、生存、美好与祝福。万载傩舞俗称“跳魈”,起源于宋代,形成于元末明初,盛行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600多年历史。在该县黄茅、株潭、潭埠和马步等乡镇,至今依然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傩舞表演,农民按出演角色的不同每人头戴香樟木制造的类型不同的傩面具,身着古时的装束,手执各种不同兵器道具,在民间打击乐队的伴奏下,手舞足蹈的以粗犷质朴的原生态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既是一种娱乐方式,又是祈求国泰民安驱鬼逐疫、使之人寿年丰、人丁兴旺的表达方式。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舞傩的村民组成一支支表演队伍,抬起供奉傩神的龙亭,走村串户,表演巡游,为村民带来快乐、喜庆和来年风调雨顺的祝愿。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江西宜春市万载县就组织文化馆、文化站专业干部到全县17个乡镇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傩舞老艺人、征集傩舞道具、查地方志和家谱,对傩舞进行挖掘整理,制定出《继承和发展万载傩舞实施方案》,先后在万载县城举办了多次大型傩舞演出活动。在潭埠镇的沙江桥,迄今还保存着专门供奉傩舞神的傩庙。万载傩舞共有l 7个节目,分开口傩与闭口傩两种。闭口傩只跳傩,没有唱念;开口傩则吸收了古老戏曲成分,增加了节目的故事性与娱乐性。傩队通常由2024名男性组成,几十年来,由于还有十多支傩队活跃在村头乡间,而得以传承至今,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绽放异彩。万载傩舞先后获得“江西傩文化展金奖”、国家“民间艺术优秀表演奖"和“中外傩文化艺术银奖”。万载开口傩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每届月亮文化节,中秋拜月仪式活动一结束,市民们都能在中心城区看到火龙追月节目的巡游,民族民间艺术梅烛板凳龙和舞火龙列队巡游,与市民零距离联欢。这支由300余人组成的浩荡延绵450米的烛光摇曳板凳龙,在20条长达10多米的火龙追逐下,排列组成出场面浩大的演出图景,带给人们强烈的震撼,令广大市民叹为观止。

梅烛亦称板凳龙在宜春丰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开始舞“梅烛”,一直传承至今。梅烛的梅表示迎春,烛表示光明和红火。祈求风调雨顺,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逢年过节,民间都有板凳龙表演的习俗。每当夜幕降临,人们看到行走在山间田野里闪耀光芒的巨龙时,涌上心头的是一份份祝福。“舞火龙、避邪凶”、“舞火龙、日子红”,舞火龙同样也是宜春乡间最富传统特色的中秋习俗。这都在表达着人们内心期盼风调雨顺、吉祥和谐、国泰民安的美好诉求。丰城市隍城镇清溪李家村有效地传承了丰城“梅烛”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代表,丰城梅烛得以千年守常,缘于老百姓的传承,也离不开村规民约。村里明确要求,每家每户都务必要出梅烛板凳龙来参加每次的民俗活动。从2000年开始,清溪村正月十三梅烛之日便有了一个现代气息的名称——清溪梅烛文化艺术节。

在第二届月亮文化节庆中的“宜春女红作品大奖赛”办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女红原本是正在消逝的民间手艺,通过大奖赛的竞技,发现了一批能工巧匠,抢救了一批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在第七届月亮文化节“宜春市中心城区群众业余剧团文艺汇演”中,把平时活跃在公园内、社区中、广场上的民间艺术家汇聚到一起,在月亮文化节的大舞台一显身手,互相交流与切磋。地域特色浓郁的高安采茶戏、宜春评话、宜春三星鼓等民族民间艺术精彩纷呈。

文化生态多样性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观念、经济杠杆的制约,民族民问艺术即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时断时续的延绵传承。社会思潮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推动它与现代观念相适应,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弥足珍贵的民族民间艺术面临现代审美意识的挑战,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在文化大发展的当下,研究其艺术特点进行传承的同时更要关注其生存的环境状态。朴素的“原生态”、“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艺术如何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而进行活态传承。激励民众夭志不愉地热爱民族民间艺术,并在传承中谋求发展与创新,共同追求和谐交融的更高境界。

纵观十届月亮文化节,调集各方力量办节庆,这其中最好的途径是以宜春民俗文化的民族民间艺术为价值支撑与现行体制相衔接,制定节庆长效管理机制。用好用活了制度优势,使民族民间艺术有了走向都市大空间的固定展演舞台,与节庆相倚为强,呈现出了时代品格

   精神与积极社会效应的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开拓:    1、彰显地域特色:为塑造宜春城市名片增添浓墨重彩,与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升级有机结合;2、人人记住乡愁:为打造宜春市民的节日带来了现代民间生活产业的福祉,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机结合;3、激活品牌建设:为推动宜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发展而搭台,与繁荣群众文艺活动有机结合。

   从发掘民族民间艺术的延展性而言,其深远意义还在于:1、现代意识中演泽地域文化信仰,寄寓农耕社会的原生态属性和审美风范,引发丰富而悠远的联想;2、在创新意识中凸显民族民间艺术跻身现代都市大舞台的新姿态、新活力、新面貌,而获得新的伸展空间,将无形地域文化赋予了新的美学意义;3、在移植中进行转化和创新,应用后的形态结构进一步完善,迈进自觉的、更加成熟的传承,活化了民族民间艺术的表演。并尝试将其开拓一个更宽广的领域,使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跟上迅捷变革的时代和求新求异的步伐;4、唤起市民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敬畏感,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感悟理解先民的生存智慧,让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程度展现;5、立足于地域特点表现民族传统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民间艺术特性,使之获得主体价值观念支撑。

   十届月亮文化节,多姿多彩的万载傩舞、丰城梅烛等民族民间艺术一一展现,得到社会各种由衷赞美。它们在为宜春月亮文化传播做出不可低估的贡献与作用的同时,以持久而稳定的介入方式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向前发展,彰显出民族民间艺术无穷魅力和民族精神价值,成为中国长江流域文化宝库中的精品。据了解,明月山第十一届月亮文化节又将于今年九月拉开帷幕,宜春市民和国内外热爱月亮文化的人们在生活中又多了一份期待。 

关联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主办:宜春市人民政府承办: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宜春市文化馆赣ICP备19008209号-1